99健康网 > 妇科 > 妇科检查 > 正文
二胎孕前女性检查项目有哪些

2015-10-13 10:25来源:99健康网

导语
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,抱着“一个太少,二个刚好”想法的爸比和妈咪正是筹谋着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造人计划。但是开启造人计划前,你做好了孕前检查了吗?

全国二胎政策 二胎孕前检查 二胎孕前检查项目

  二胎孕前检查一定要做吗

  孕前检查是胎儿健康发育的奠基石,在怀孕前3-6个月内,夫妻双方最好先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。

  国家放宽了生二胎的标准,很多人都想生二胎,生二胎前做孕前检查都是为了优生优育考虑的,为了生个健康的宝宝,孕前检查是必须的。

  我国每年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加上0~14岁期间出现的先天残疾率共为4%~6%。这就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残疾儿童80万~120万。

  在我国人群中,先天性智力障碍者已达3000万,且每年以2%的比例增长。我国平均每20分钟就要出生1个先天愚型儿,每6分钟将出生1个神经管畸形儿。

  事实上就是,有很多家族中有明显遗传疾病的夫妇才会在怀孕前自觉地做检查,主动地向医生咨询。然而,有的父母跟正常人的表现一样,却是某种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,虽然自身没有发病,但很有可能将这一遗传病传给他们下一代。例如白化病的患儿,他的父母表现同常人一样,但是孩子却表现出皮肤白皙、毛发淡黄和智力发育障碍。

  目前,遗传病患儿一旦出生后,还没有很好的手段可以根治。所以,遗传病重在预防,我们要采取各种检查手段,以杜绝遗传病患儿的出生。

  专家指出,孕前检查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,最好在怀孕之前咨询一下有关专家。如果没有明显的疾病,则应该做一些常规的检查,先做一个B超检查,看看子宫、附件有没有问题。

  二胎孕前检查要什么时候做

  孕前检查一般建议在孕前3-6个月开始进行。

  孕前检查一般建议在孕前3-6个月开始做检查,包括夫妻双方。

  女方的孕前检查最好是在月经干净后3-7天之内进行,注意检查前最好不要同房。一旦孕前检查发现其他问题,还可以有时间进行干预治疗。

  所以,至少提前3个月进行孕前检查为宜,而且夫妻双方应同时进行。

  二胎孕前检查需要注意什么

  注意下列细节,可以让你孕前检查结果更加准确。

  1、检查时间:孕前检查一般建议在孕前3-6个月开始做检查,包括夫妻双方。女方的孕前检查最好是在月经干净后3-7天之内进行,注意检查前最好不要同房。夫妻双方至少提前3个月进行孕前检查为宜。

  2、最好空腹:女性朋友计划在进行孕前检查的当天凌晨,也就是0点开始,要禁止进食,禁止喝水,因为有的孕前检查项目需要空腹进行,否则会影响孕前检查的正常进行。

  3、b超憋尿:在孕前检查中,其中有妇科B超检查,此项检查需要在膀胱充盈的前提下来做,因此,要在B超检查之前憋尿。尽量在早晨起床后接少许晨尿,以备验尿使用。

  4、收集晨尿:早晨第一次排出的尿液,收集一些放入干净的小玻璃瓶中,备化验用。还有B超检查需要膀胱充盈,所以要憋尿,最好是早晨排尿后到做B超前都不要再排尿了。

  5、做X线检查时,要穿棉布内衣,不要穿带有金属钮扣的衣服、文胸;身上若有项链、手机、钢笔、钥匙等金属物品要摘除。

  6、男性戒烟戒酒:检查前三天不要抽烟喝酒,不要吃油腻、糖分高的食物。男性朋友要在计划怀孕之前的三个月甚至半年之内戒烟戒酒,因为吸烟会引发性功能障碍,降低生育力能,影响到受孕的成功率,影响受精卵及胚胎的质量。

  7、必做精液检查:若从事放射线,化学物质,农药或高温作业等工作,可能影响生殖细胞时,一定要进行精液检查。

  二胎女性检查项目有哪些

  血常规:常规血液学检查。及早发现贫血等血液体统疾病,这项检查还可测得红血球的大小(MCV),有助于发现地中海贫血携带者。

  生殖系统检查:通过白带常规筛查滴虫、霉菌、支原体衣原体感染、引导炎症、梅毒等传播性疾病。检查是否有妇科疾病,如患有性传播疾病,最好先彻底治疗,然后再怀孕,否则会引起流产、早产等危险。

  白带常规:筛查滴虫、霉菌、细菌的感染,如果患有性传播疾病,最好是先彻底治疗,然后再怀孕。否则会引起流产、早产、胎膜早破等危险。

  脱畸全套:包括风疹、弓形虫、巨细胞病毒三项。医院一般每星期做一次检测,检查时间为孕前三个月,所有适龄女性都要在孕前去做脱畸检查,尤其是养宠物的女性,更是不能省略这一项孕前检查。

  肝功能:肝功能检查目前有大小功能两种,大肝功能除了乙肝全套外,还包括血糖、胆质酸等项目。如果母亲是肝炎患者,怀孕后会造成胎儿早产等后果,肝炎病毒还可直接传播给孩子。

  尿常规:检查尿液颜色、透明度、酸碱度,细胞检查、管型检查、蛋白质检查、比重检查等。有助于肾脏疾患的早期诊断,10个月的孕期对母亲的肾脏系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,身体的代谢增加,会使肾脏的负担加重。

  口腔检查:如果牙齿没有其他问题,只需洁牙就可以了,如果牙齿损坏严重,就必须拔牙。如果孕期牙齿要是痛起来了,考虑到治疗用药对胎儿的影响,治疗很棘手,受苦的是孕妈妈和宝宝。

  妇科内分泌:包括卵泡促激素、黄体生存激素等6个项目。月经不调等卵巢疾病的诊断。例如患卵巢肿瘤的女性,即使肿瘤为良性,怀孕后常常也会因为子宫的增大,影响了对肿瘤的观察,甚至导致流产、早产等危险。

  ABO溶血:包括血型和ABO溶血滴度。(检查对象为:女性血型为O型,丈夫为A型、B型,或者有不明原因的流产史。)避免婴儿发生溶血症。

  染色体异常:检查遗传性疾病。有遗传病家族史的育龄夫妇检查染色体是否异常。

  二胎孕前男性检查项目有哪些

  孕前男性检查具体项目以及不同项目的代表意义如下:

  1、血常规(血型):看男性是否患有白血病、病毒感染、糖尿病、肝炎、败血症、黄疸、肾炎、尿毒症等影响生育的疾病。

  2、泌尿系统:看是否存在有影响生育的生殖系统疾病,如是否存在有隐睾、睾丸炎、是否患有梅毒、艾滋病等影响生育的一系列疾病。

  3、粪常规:消化系统疾病、寄生虫感染诊断,例如弓形虫感染,如果不及早发现,会造成流产、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。

  4、心电图:可了解心律不齐、心肌梗塞、心绞痛等心脏早期疾病。

  5、肝功能(两对半):各型肝炎、肝脏损伤诊断。如果母亲是病毒性肝炎患者,没有及时发现,怀孕后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,早产,甚至新生儿死亡。肝炎病毒还可垂直传播给孩子。

  6、染色体检查:有遗传病家族史的育龄夫妇检查染色体是否异常。及早发现克氏征、特纳氏综合症等遗传疾病、不育症。

  7、全身体格检查:全身检查及生育能力评估。

  8、精液常规检查:精液常规是精液常规检查的简称;是泌尿外科、男科、生殖科简便普及的化验室检查方法之一。检查精子一般性状、精子存活率、精子活动力、精子计数、精子形态等。看男性的精子是否健康、精子成活率如何、是否能达到怀孕的要求,这是实现怀孕的先决条件。

(责任编辑:王少华)

标签阅读:
孕前检查
  • 咯血病人禁用哪种止咳药

    如果出现咳血要及时就医治疗,检查一下原因,如果咳血不要选用镇静或者有抑制呼吸中枢的药物。

  • 在部队里得了甲沟炎

    这个病可以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进行治疗,比如红霉素软膏或者是莫匹罗星软膏,疼痛明显的话加上口服的抗生素比如头孢克肟片。如果反复发作而且没有好的缓解办法可以把指甲给拔掉。

  • 较重闭合性跌打损伤怎么办

    多休息,不要过度活动,可以药物治疗,局部 热敷,一般可以逐渐恢复,不要着急。

  • 外阴痒会传染头皮痒吗

    这种情况可以口服抗真菌的药物比如氟康唑片或是伊曲康唑胶囊,外阴这里用红核妇洁洗液清洗,头皮用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洗头。

  • 停经多久开始补雌激素

    雌激素常用补佳乐,检查明确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服用戊酸雌二醇片了,再后半段加上黄体酮一起服用,效果更好

  • 地屈孕酮片吃完会腰酸吗

    治疗可以改变不良姿势、避免久坐久站、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过久,局部可以做做热敷理疗,如果痛的严重,可以口服布洛芬或塞来昔布胶囊治疗。

  • 手气会不会蔓延到全身各处

    虽然有传染性但是用过药之后传染力会明显下降,经过治疗治愈之后就不再有传染性,常用的治疗手气的药物有盐酸特比奈芬乳膏,酮康唑乳膏,或是部分中药比如复方酮康唑软膏等。

  • 女人皮肤全身发黄是什么原因

    这种情况需要先完善肝部检查,包括肝炎病毒谱,肝胆脾彩超,肝脏功能和血常规,贫血方面主要查血常规还有贫血三项,如果都没问题的话可以补充多元维生素,加上归脾丸口服。

Q脚后跟长骨刺吃什么钙片好

王富主治医师

A

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保暖,防止受凉,限制过多的走路以及跑跳,爬山等活动,尽量的穿宽松,舒适,柔软的厚底鞋子,避免鞋底过硬过薄,晚上可以多用热水泡脚,这样的处理一般可以有效的预防症状的发作。...[详细]

Q治疗灰指甲最好的外用药

刘静副主任医师

A

如果灰指甲比较少你可以先外用复方聚维酮碘搽剂治疗,但如果长的太多,或是亮甲治疗效果不好,你可以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或是盐酸特比奈芬片治疗。...[详细]

Q止点性跟腱炎的治疗

王富主治医师

A

这样的情况可以到当地医院的骨科就诊治疗。建议你可以先考虑注意休息,注意保暖,局部热敷或者是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剂,配合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,比如说双氯芬酸钠或者是布洛芬胶囊来看看效果。如果不理想的话,再考虑到医院就诊治疗就可以了。...[详细]

Q胃痛呕吐怎么快速缓解

邹玲婷主治医师

A

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,不要贪吃凉食凉饮,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,少吃油腻过大的食物和油炸食品。可以服用一些铝碳酸镁片,多潘立酮片。热敷一下腹部。...[详细]

声明:本站图/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,仅供病友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

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