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宫颈糜烂,记住6句话
关于「宫颈糜烂」不用治的问题,我觉得重复几遍都不嫌多。
这一次不做过多解释,大家只要记住6句话就可以了:
1、宫颈糜烂不是疾病。2008年,本科生的第7版《妇产科学》教材取消“宫颈糜烂”病名,以“宫颈柱状上皮异位”生理现象取代。本质上是宫颈里面的细胞长到外面来了,虽然看起来像「烂了」,但纯粹是随着生理周期发生的正常现象。
2、既然宫颈糜烂不是疾病,也就没必要分程度。1度2度、轻度重度,认为范围的大小是炎症程度的轻重,面积小于1/3是轻度,1/3-2/3是中度,超过2/3是重度,如果理解前面所提到的所谓的“宫颈糜烂”的真正机制,则很好理解,其实是受雌激素影响后柱状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,都属正常生理现象。都是瞎扯。(压根不是病,分程度干嘛?)
3、不管有没有宫颈糜烂,都应该做宫颈癌筛查。如果宫颈癌筛查正常,就算有「宫颈糜烂」,也不会得癌。(「宫颈糜烂」和宫颈癌没有必然联系)
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(HPV)的感染有关,有些高危型HPV感染患者,在宫颈鳞柱交界区持续感染时,容易发生癌前病变和宫颈癌。宫颈癌自从有了宫颈刮片以后,死亡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,关键就是提前预防和治疗。目前推荐21岁以后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宫颈刮片检查,30岁以后,可以联合作HPV检查,如果连续3次HPV和宫颈刮片检查都阴性,可以间隔时间延长到3年检查一次,65岁以后可以停止筛查。
4、宫颈糜烂≠宫颈炎。规范的宫颈炎诊断应该就是指有病原体感染的炎症,所以,怀疑宫颈炎应该查衣原体和淋球菌,而不是看有没有宫颈糜烂。
还有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正常生理现象,没有什么特殊的临床表现。有些人可能会有接触性出血的表现,但只是宫颈的个体差异,就像有些人嚼点硬东西,牙齿或者口腔就会出点血。
如果有白带增多、发黄,有异味时,则是宫颈炎症的表现。宫颈纳囊和肥大,也是宫颈慢性炎症的结果。
5、不需要单纯针对「宫颈糜烂」做任何治疗。其实针对「宫颈糜烂」的物理治疗,尤其是切除部分宫颈组织的治疗,会增加流产和早产的风险。
6、阴道镜检查不是常规检查,只有宫颈癌筛查有异常时才需要做。如果宫颈细胞学检查(宫颈刮片或TCT)都没有做过,就让你做阴道镜检查,这一定有猫腻,千万小心。(比如开头提到的那种情况)
一句话,不要再治「宫颈糜烂」了。
要是下次有人要你专门去治「宫颈糜烂」,扭头就跑,没错的。(参考网站:健客网)
- 上一篇:宫颈糜烂是什么?你想知道的都在这了
- 下一篇:宫颈病变是什么意思?原名叫做宫颈糜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