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健康网 > 妇科 > 其他妇科疾病 > 正文

什么是盆腔瘀血综合征 病因有哪些

2016-03-28 14:13来源:99健康网

导语
盆腔瘀血综合征(又称盆腔瘀血症)是由于慢性盆腔静脉瘀血所引起的特殊病症,也是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,多见于30-50岁的经产妇。那么针对这种疾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呢?

什么是盆腔瘀血综合征 盆腔瘀血综合征的病因 盆腔瘀血综合征的原因

  任何使盆腔静脉流出盆腔不畅或受阻的因素,均可致成盆腔静脉瘀血。和男子相比,妇性盆腔循环在解剖学、循环动力学和力学方面有很大的不同。是易于形成盆腔瘀血的基础。

  诱因:

  (1)长期站立或下蹲体位工作,使盆腔静脉血流不畅。

  (2)后位子宫时,子宫卵巢的血管变异而屈曲,也影响其血流通畅。

  (3)孕期盆腔静脉容量增加,再加上妊娠子宫压迫,使盆腔静脉回流受阻而瘀血,故早婚、多产也易引起盆腔瘀血症。

  (4)慢性便秘及性生活失调等均可成为引起盆腔静脉瘀血的原因。

  (5)精神情绪刺激或性激素水平改变,使静脉回流受阻而致病。

  (6)由于输卵管结扎术等机械性干扰,或手术损伤输卵管系膜血管等,影响了盆腔血流动力 学,使子宫静脉,卵巢静脉和输卵管系膜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致病。

  症状

  1.慢性盆腔坠感或坠痛,自月经中期开始逐渐加重,月经来潮或劳累后加重,伴深在的性交痛和低位腰痛,有时难以忍受,呈周期性。

  2.极度疲劳感,可医生检查发现不了有关的病变。

  3.瘀血性痛经 半数以上有此症状,月经前一天或月经第一天最重,第二天经血增后明显减轻以至消失。

  4.白带过多 多为透明的粘液或水样白带。

  5.月经改变 月经周期元明显改变,但可有月经量增多,经血呈酱色,1/4患者排卵期少量出血。

  6.乳房胀痛 月经前出现,月经来潮后疼痛迅速减轻,或完全消失。

  7.外阴肿胀、坠痛,阴道壁可呈紫蓝色、阴唇肿胀以及静脉充盈。

  8.泌尿道症状 约 1/3患者经前有明显的尿频、尿痛症状,因而被疑为泌尿道感染。

  9.肛门坠胀 以排便及经前明显,尤以子宫极度后倾多见。

  10.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神经衰弱,易怒激动,失眠、头痛,心前区闷胀感或心悸,全身酸痛不适。

  11.腹部检查 下腹轻度深压痛。

  12.妇科检查 外阴静脉充盈,阴道、宫颈粘膜常为紫蓝色,子宫多为后位质软,宫旁附件区有明显的压痛及饱满感,但无明显增厚及块状物。

  检查

  一、基本检查

  1.阴道 B超对诊断本病有所帮助。

  2.盆腔静脉造影术:能清晰地、动态地显示盆腔静脉曲张影像,客观地证明盆腔静脉瘀血的存在。

  二、进一步检查

  腹腔镜检查:可见子宫增大,表面呈紫蓝色或子宫表面呈“花斑”;状,一侧或两侧卵巢呈囊性增大水肿,卵巢静脉曲张,阔韧带内血管迂曲、努张,形成静脉瘤样或蚯蚓状。

  诊断要点

  1.具有或部分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的患者,尤其是下腹或盆腔坠胀与体征不符者。

  2.盆腔静脉造影有静脉曲张者可确诊。

  3.疑难病例可进一步作腹腔镜检查。

  4.本病需与慢性盆腔炎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神经官能症等相鉴别。

  中医治疗

  (—)辨证施治

  1.气虚血癌证

  主证:少腹坠胀疼痛,反复不已,劳累或经前加剧,腰能酸痛,肛门坠胀,带下增多,色白质稀,头晕心悸,神疲乏力,面色萎黄,大便溏薄,舌质淡胖,边有齿印,苔薄白,脉细濡无力。治法:益气养血,活血化瘀。方药:补阳还五汤(《医林改错》)。黄芪30g,当归尾6g,赤芍6g,地龙3g,川芎9g,桃仁9g,红花6g。加减:肛门坠胀者,加升麻、柴胡;腹痛剧烈者,加独活、徐长卿、血竭;形寒畏冷者,加附子、肉桂、仙灵脾;大便不实者,加扁豆、肉豆蔻、胡芦巴。

  2.气滞血癌证

  主证:下腹坠胀疼痛,腰骶酸痛,两胁胀痛,经期前后加剧,经前乳房胀痛,性情抑郁,寡言少欢,性交疼痛,舌质黯滞,边有瘀斑,苔薄白,脉细弦或弦涩。治法:疏肝理气,活血化瘀。方药:膈下逐瘀汤(《医林改错》)。当归10g,赤白芍各10g,桃仁10g,红花10g,川芍6g,丹皮l0g,五灵脂(包煎)l0g,香附10g,乌药10g,延胡索10g,积壳10g,甘草3g。

  加减:乳房胀痛者,加苏鲁子、广郁金、穿山甲;两胁胀痛者,加八月扎、香附;腹痛明显者。加徐长卿、地鳖虫。

  3.湿热血瘀证

  主证:少腹坠胀疼痛,缠绵不休,腰骶酸痛,带下量多,色黄气秽,小便黄赤,大便秘结或解之不畅,或有低热,舌略红,苔黄腻,脉弦数或濡数。治法:清热利湿,活血化瘀。方药:萆薢渗湿汤(《疡科心得集·方汇》)合桃红四物汤(《医林改错》)。萆薢9g,薏茁仁l0g,黄柏10g,赤获苔9g,牡丹皮9g,泽泻12g,通草6g,滑石15g。桃仁10g、红花6g,当归10g,赤芍10g,生地10g。加减:带多色黄者,加椿根皮、白带草;大便干结者,加大黄、积实;腹痛重者,加川楝子、延胡索、五灵脂。

  (二)中成药

  1.丹参片,每日3次,每次3~4片,口服。

  2.补中益气丸,每日3次,每次6~9g,口服。适用于气虚血癌型。

  3.逍遥丸:每日3次,每次6~9g,口服。适用气滞血癌证。

  4.知柏地黄丸,每日3次,每次8粒,口服。适用于阴虚湿热血癌型。

  西医疗法

  (一)一般治疗:注意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,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盆腔肌肉张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;纠正不良体位,每日坚持做胸膝卧位l~2次,每次10分钟左右:以侧卧位代替仰卧位休息;保持大便通畅,节制性生活。

  (二)治疗盆腔病变:积极治疗子宫颈糜烂和子宫脱垂,盆底松弛者可作缩肛运动以锻炼盆底肌肉。

  (三)西药治疗:甲基睾丸素5mg,一日l~2次,舌下含化,每月不超过300mg,对伴有乳房胀痛,或月经过多的病人有一定疗效。

  (四)手术治疗:1.经腹圆韧带悬吊术及子宫能骨韧带缩短术,将后位子宫变为前位,适用于年轻而又生育要求的病人。

  2.经腹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,适用于40岁以上的妇女,伴有严重症状,经上述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。

  (五)其他疗法

  1.丹参注射液16~20mL加入5%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,每日1次,10次为一疗程。

  2.中药保留灌肠:红藤30g,败酱草30g,当归12g,苏木10g,三棱15g,莪术15g。上方浓煎100mL,保留灌肠20分钟,每日1次,l0次为一疗程。

  3.丹参离子透入。

  预防与调护

  1.常取侧卧位,或胸膝卧位,加强盆腔血液回流。

  2.经常做提肛运动,加强盆底肌肉张力,有利于盆腔血液回流。

  3.调畅情志,劳逸结合。

  4.注意休息,多食蔬菜,减少负重劳动或怒责,保持大便通畅。

  • 女人皮肤全身发黄是什么原因

    这种情况需要先完善肝部检查,包括肝炎病毒谱,肝胆脾彩超,肝脏功能和血常规,贫血方面主要查血常规还有贫血三项,如果都没问题的话可以补充多元维生素,加上归脾丸口服。

  • 手气会不会蔓延到全身各处

    虽然有传染性但是用过药之后传染力会明显下降,经过治疗治愈之后就不再有传染性,常用的治疗手气的药物有盐酸特比奈芬乳膏,酮康唑乳膏,或是部分中药比如复方酮康唑软膏等。

  • 地屈孕酮片吃完会腰酸吗

    治疗可以改变不良姿势、避免久坐久站、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过久,局部可以做做热敷理疗,如果痛的严重,可以口服布洛芬或塞来昔布胶囊治疗。

  • 停经多久开始补雌激素

    雌激素常用补佳乐,检查明确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服用戊酸雌二醇片了,再后半段加上黄体酮一起服用,效果更好

  • 外阴痒会传染头皮痒吗

    这种情况可以口服抗真菌的药物比如氟康唑片或是伊曲康唑胶囊,外阴这里用红核妇洁洗液清洗,头皮用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洗头。

  • 较重闭合性跌打损伤怎么办

    多休息,不要过度活动,可以药物治疗,局部 热敷,一般可以逐渐恢复,不要着急。

  • 在部队里得了甲沟炎

    这个病可以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进行治疗,比如红霉素软膏或者是莫匹罗星软膏,疼痛明显的话加上口服的抗生素比如头孢克肟片。如果反复发作而且没有好的缓解办法可以把指甲给拔掉。

  • 咯血病人禁用哪种止咳药

    如果出现咳血要及时就医治疗,检查一下原因,如果咳血不要选用镇静或者有抑制呼吸中枢的药物。

Q胃痛呕吐怎么快速缓解

邹玲婷主治医师

A

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,不要贪吃凉食凉饮,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,少吃油腻过大的食物和油炸食品。可以服用一些铝碳酸镁片,多潘立酮片。热敷一下腹部。...[详细]

Q止点性跟腱炎的治疗

王富主治医师

A

这样的情况可以到当地医院的骨科就诊治疗。建议你可以先考虑注意休息,注意保暖,局部热敷或者是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剂,配合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,比如说双氯芬酸钠或者是布洛芬胶囊来看看效果。如果不理想的话,再考虑到医院就诊治疗就可以了。...[详细]

Q治疗灰指甲最好的外用药

刘静副主任医师

A

如果灰指甲比较少你可以先外用复方聚维酮碘搽剂治疗,但如果长的太多,或是亮甲治疗效果不好,你可以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或是盐酸特比奈芬片治疗。...[详细]

Q脚后跟长骨刺吃什么钙片好

王富主治医师

A

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保暖,防止受凉,限制过多的走路以及跑跳,爬山等活动,尽量的穿宽松,舒适,柔软的厚底鞋子,避免鞋底过硬过薄,晚上可以多用热水泡脚,这样的处理一般可以有效的预防症状的发作。...[详细]

声明:本站图/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,仅供病友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

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

Copyright ©2022-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闽ICP备13021446号-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