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上细菌性阴道炎,下身常常瘙痒难耐,白带也出现异常。这不仅影响身体健康,还会给心理带来负担。治疗细菌性阴道炎,药物是关键。那么,外用和系统药物该怎么选、怎么用呢?下面为大家一一解答。
认识细菌性阴道炎
什么是细菌性阴道炎:细菌性阴道炎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。正常情况下,阴道里有多种细菌,它们相互制约,保持平衡。但当这种平衡被打破,有害细菌大量繁殖,就会引发炎症。常见症状有白带增多,呈灰白色,有鱼腥味,外阴瘙痒等。
引发原因:引发细菌性阴道炎的原因有很多。比如频繁冲洗阴道,会破坏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;长期使用抗生素,可能抑制有益菌生长;还有不注意个人卫生,经期不勤换卫生巾等,都可能增加患病几率。
外用药物治疗
栓剂类:栓剂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常用的外用药物。比如甲硝唑栓,它能直接作用于阴道患处,抑制细菌生长。使用时,要先洗净双手和外阴,然后将栓剂轻轻塞入阴道深处。一般每晚一次,连用7天左右。用药期间要避免性生活,以免影响治疗效果。
洗剂类:洗剂可以清洁阴道,改善阴道环境。像洁尔阴洗液,具有清热燥湿、杀虫止痒的作用。使用时,按照说明书将洗液稀释后,用阴道冲洗器冲洗阴道,或者直接清洗外阴。但要注意,过度使用洗剂也可能破坏阴道菌群平衡,所以要遵医嘱使用。
系统药物治疗
口服抗生素:对于症状较严重的细菌性阴道炎,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疗。常用的有甲硝唑片、替硝唑片等。这些药物能全身杀菌,从根本上治疗炎症。但口服抗生素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,比如恶心、呕吐等,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。
调节菌群药物:除了杀菌,调节阴道菌群也很重要。可以口服一些含有益生菌的药物,帮助恢复阴道内的正常菌群。例如乳酸菌素片,它能促进有益菌生长,增强阴道的抵抗力。
治疗注意事项
遵医嘱用药:无论是外用药物还是系统药物,都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。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,以免治疗不彻底,导致炎症复发。
注意个人卫生:治疗期间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,勤换内裤,选择棉质、透气的内裤。避免穿紧身裤,减少外阴的摩擦。
饮食调整:在饮食上,要少吃辛辣、油腻、甜食等刺激性食物,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,保持饮食清淡,有利于身体恢复。
其他阴道炎相关知识拓展
霉菌性阴道炎:霉菌性阴道炎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。主要症状是白带呈豆腐渣样,外阴瘙痒剧烈。治疗通常使用抗真菌药物,如克霉唑栓等。预防方面,要注意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,保持外阴清洁。
滴虫性阴道炎: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。白带呈黄绿色、泡沫状,有异味。治疗一般采用甲硝唑等药物,性伴侣也需要同时治疗,以免交叉感染。
治疗细菌性阴道炎要综合考虑外用和系统药物的使用,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。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希望大家都能远离阴道炎的困扰,拥有健康的身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