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所出现的阴道出血,属崩漏范畴。崩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一个症状。那么崩漏带下是什么?中医告诉你。
崩漏带下是什么
妇女不在行经的期间,阴道大量的出血为崩;或者持续出血,淋漓不断为漏。故《济生方》谓:“崩漏之病,本乎一证,轻者谓之漏下,甚者谓之崩中。”妇女阴道内流出一种粘腻或者稀薄的液体,绵绵不断如带的,为崩漏带下。至于妇女在生理发育的时期,在经期前后,或者妊娠初期,阴道亦可以排少量分泌物,无色透明,常感湿润,属于生理现象,不为带下。
崩漏带下的发生,主要是因为冲任损伤,脏腑虚损,不能固摄所致。带下多属湿证,而以带名者,因为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,故以名之。
崩漏带下的历史沿革
1.历代医著对崩漏论述不断深化。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《内经·素问·阴阳别论》首先指出:“阴虚阳搏谓之崩。”是泛指一切下血势急的妇科血崩证。
2.汉代《金匮要略。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首先提出“漏下”之名和宿有症病,又兼受孕,症痼害胎下血流不止,以及瘀阻冲任、子宫之病机、治法及方药。
在胶艾汤、漏同一篇文章中,流产以后血不止,血三种不同情况下的高脂血症引起的阴道进行鉴定,与胶艾汤异病同治。
又在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中指出妇人年五十,病下血数十日不止,温经汤主之,是冲任虚寒兼瘀热互结导致更年期崩漏的证治。此外,本篇还记载“妇人陷经,漏下黑不解,胶姜汤主之”和以脉诊断半产漏下。《内经》论崩和《金贵要略》论漏下,为后世研究崩漏奠定了基础。
3.金元时代李东垣在《兰室秘藏》论崩主脾肾之虚,有认为“肾水阴虚,不能镇受胞络相火,故血走而崩也。”
4.明代医家对崩漏的认识较为深刻,如方约之在《丹溪心法附余》中提出治崩三法“初用止血以塞其流,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,末用补血以还其旧”。后世医家继承并发展了三法的内涵。
5.在清代,“傅青主妇”也指出,“停药不崩溃,必须补阴银行支票崩溃法治疗气虚血崩昏暗的“固本止崩汤治疗血瘀造成的崩溃”于止血汤”。
崩漏带下如何诊断
崩漏带下:崩和漏据其特征并不难分辨。但在其病势上虽有缓急之分,而在其病程中往往又可以相互转化。如久崩不止,气血耗伤,必致成漏;久漏不止,病势日增,也可致崩。
崩漏带下分证:有血热崩漏,症兼下血鲜红,烦热口渴,舌红脉数;血瘀崩漏,少腹刺痛,症兼血色紫黑有块,舌有瘀点而脉涩;气虚崩漏,症兼下血淋漓不断,色淡红而清,唇舌淡红,脉象虚弱。
精彩推荐:崩漏的危害及中医治疗方法
- 上一篇:崩漏是什么意思 崩漏是一种异常出血
- 下一篇:崩漏下血 预防崩漏下血需分清类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