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孕期,胎盘早剥就像一颗“定时炸弹”,随时可能影响母婴安全。想要避开这个危险,就得先弄清楚胎盘早剥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。常见的诱因和危险因素有不少,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,让孕妈妈们心里有底。
血管病变
高血压:孕妈妈如果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,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、慢性高血压等,血管会发生痉挛,导致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,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以致破裂出血,血液流到底蜕膜层形成血肿,就会致使胎盘与子宫壁分离,引发胎盘早剥。
糖尿病:糖尿病患者的血管也容易出现病变,血管壁的弹性下降,血流不畅。在孕期,这种血管病变可能会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,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。
机械性因素
外伤:腹部受到撞击、挤压等外伤,比如车祸、摔倒、外力击打等,都可能直接损伤胎盘,使胎盘从子宫壁剥离。
脐带过短:在分娩过程中,如果脐带过短,胎儿下降时,脐带会被过度牵拉,从而导致胎盘早剥。
宫腔内压力骤减
双胎妊娠:双胎妊娠的孕妈妈,当第一个胎儿娩出过快时,宫腔内压力会突然下降,宫腔容积突然缩小,就可能引起胎盘早剥。
羊水过多:羊水过多时,如果羊水突然大量流出,也会使宫腔内压力急剧降低,导致胎盘早剥。
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
长时间仰卧:孕妈妈长时间仰卧时,巨大的妊娠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,使回心血量减少,血压下降,而子宫静脉却瘀血,静脉压升高,导致蜕膜静脉床瘀血或破裂,就容易引起胎盘早剥。
其他因素
吸烟:孕妈妈吸烟会使血管收缩,影响胎盘的血液循环,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几率。
滥用药物:孕期滥用某些药物,可能会对胎盘产生不良影响,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。
胎盘早剥的其他科普内容
症状表现:胎盘早剥的症状可能包括阴道流血、腹痛等。轻型胎盘早剥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,量较多,色暗红,可伴有轻度腹痛或腹痛不明显。重型胎盘早剥则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和(或)腰酸、腰痛,其程度因剥离面大小及胎盘后积血多少而不同,积血越多疼痛越剧烈。
危害:胎盘早剥对孕妈妈和胎儿都有很大危害。对孕妈妈来说,可能会导致产后出血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。对胎儿而言,会造成胎儿缺氧、早产,甚至胎死宫内。
预防措施:孕妈妈要按时产检,积极治疗妊娠期合并症,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。避免腹部受到外伤,注意安全。保持正确的睡姿,避免长时间仰卧。戒烟戒酒,不滥用药物。
胎盘早剥的原因复杂多样,孕妈妈们一定要重视起来。了解这些常见诱因和危险因素,做好预防措施,定期产检,才能让孕期更加顺利,保障自己和宝宝的健康。如果出现相关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